我的“中国芯”——中国青年奋战核心技术自主化

作者:

新华社客户端
时间:
2020-11-23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肖逸晨、白瑜、盖博铭)“16年前开始接触芯片设计,我就坚信,我们终将迎来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茂睿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谢敏仪感慨道。虽然已经35岁,但中国蓬勃发展的芯片产业让谢敏仪觉得自己仍在事业上的“青春期”。


我的“中国芯”——中国青年奋战核心技术自主化

图为茂睿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谢敏仪。(受访人供图)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翻开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国对于核心技术自主化的决心跃然纸上。其中,“瞄准集成电路”这一明确的目标,更是激励着中国芯片产业的青年们不断研发出属于中国自己的“中国芯”。

谢敏仪正是这些奋战“中国芯”的青年之一。作为在国内科研环境中“土生土长”的芯片设计人才,南开大学硕士毕业后,谢敏仪选择加入国际知名模拟芯片公司德州仪器,成为一名模拟芯片设计工程师。在那里,国际一流的工程师们在设计流程上严谨的作风、对技术刨根究底的态度,以及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力,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德州仪器工作多年后,我萌生了加入国产芯片行业的想法。我希望能将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一家国产芯片公司,这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谢敏仪回忆道。经过多番考量,2017年,他决定加入专注模拟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的初创企业茂睿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来研发属于自己的“中国芯”。


我的“中国芯”——中国青年奋战核心技术自主化

谢敏仪正在设计芯片。(受访人供图)


在芯片这个充满现代感的领域,谢敏仪却满怀一股传统的“工匠精神”。相比于“研发”芯片,他更愿意用“打磨”这个动词。工作中的谢敏仪仿佛化身一位“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工匠,整体的构思、雏形的优化、细节的推敲……谢敏仪掌着思维的“美工刀”,细细雕琢着芯片这件“艺术品”。

放眼中国芯片产业,虽然在部分核心技术上存在“卡脖子”问题,但谢敏仪有一个巧妙的比喻:中国有相当一批优秀的人才在经过国际芯片公司的历练后,具备了扎实的技术、拥有了广阔的视野,“这就好像我们准备了一块肥沃的土壤,手上又有了一把好种子,这些种子最终能让我们有个丰收的秋天”。

“90后”海归硕士伊一(化名)也是被中国这块肥沃的“土壤”吸引回来的一颗“种子”。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后,2019年,伊一回到北京,开启了她的“中国芯”创业之旅。

作为刚入行的新人,伊一关注的则是当前数字经济时代的热点问题:隐私安全。她的梦想,是研发出既能保证数据共享与协作,又能保证数据隐私的“中国芯”。

现在,伊一的梦想有了供其翱翔的广阔天空。《建议》不仅明确了科技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还体现出对人才的高度重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科技青年,建功立业,正当其时。

虽然初入芯片行业,但伊一对未来早已规划充分,并将个人与国家紧紧相连。她说:“青年人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创新精神的建设者,尽力提高核心科技创新能力,为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对于投身芯片产业的中国青年而言,未来的5年和15年正是其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建议》正为他们筹建着宽广而绚丽的舞台;而这些青年们也将用自己的奋斗青春向世界证明:“中国芯”,中国行!